|
|
好多年不见的小姐妹打电话给我,说她回到常宁了,想约我到以前常一起去的溜冰场见见面,这瞬间让青春记忆里关于溜冰场的画面开始一幕幕在我的思绪里重现。 还记得,那时候的我们向往自由、向往潇洒,溜冰场里那些当时看起来过得“青春飞扬”的人,总是被我们不自觉的羡慕着、模仿着。为了证明自己也可以,那些努力在溜冰场练习、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的年岁,虽然疼痛,但也很快乐。还有,那些年,借由“带你吧”才能光明正大牵在一起的双手,那些青春期的暧昧与心动……对于80、90年代的人来说,溜冰场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青春记忆之中。 学生时代最常去的,人流量最大的,莫过于这家常宁最古老的、承载着大多数常宁人溜冰场情怀的体育场溜冰场。记忆追溯到十几年前,那时候溜冰场的门口,总是一团团站着或蹲着染着红红黄黄发色的“非主流小青年”们。而今,这里的环境虽然没有什么大变化,还是那个场地,还是那位老板,但人流量却是少了好多,本应该人流量最多的周末,场上却显得很空旷,不复当年全场爆满的盛况。第一次来这个溜冰场还是念小学的时候,这条长长的漆黑的路,对当年的我来说可是印象深刻呢~最开始的时候,溜冰场的外面还没修建新的公共厕所,这条通道里还设了个临时厕所,在这里上厕所,嗯,需要点勇气~过了这条通道,看到领鞋处的陈设,要不是15元的票价,跟当年5元的票价相差有点大,竟恍惚让人以为这一切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还记得当年溜冰场的人气很旺,以前在周末的时候过来溜冰,无论拿哪双鞋子,都逃不过汗湿的触感、脚臭的味道。虽然很嫌弃,但想到溜冰的快乐,嗯,一切都能忍~但小时候,为了穿到一双好一点的鞋子,还是要在这里挑选好一会儿才能罢休。看到这个熟悉的鞋柜,又想起小学时在这里发生的一件事。那是大年初二的时候,和邻居小姐妹相约一起过来溜冰。那天穿了一双崭新的、特意为了过新年买的、上面有很多花朵的小皮靴,那双靴子是我记忆里最好看的、也是最喜欢的鞋子。是那种有一点灰尘沾染在上面,都忍不住伸手把它擦拭掉的喜欢。结果,那天在这个溜冰场,因为把新鞋子随意放在休息椅的座位下,没有特地存入柜子里,鞋子不见了!我把整个溜冰场仔仔细细找了好几遍,只能绝望的确认:鞋子被别人穿!走!了!最后没办法,只能穿着老板给我的一双、别人遗留在这里的破旧布鞋,哭着走回家。当年为了学溜冰,大家伙可没少摔跤,溜冰场上常见新手控制不了前进的速度和重心,一下子后仰,摔个大屁股。刚学溜冰的时候,一场溜下来,手臂痛、腿痛、膝盖痛、屁股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运气不好的,还可能会摔到头。 不过,相比较而言,容易摔跤的,都是那些胆子比较大、不怕摔的人,他们不爱扶着栏杆走,总想往场地中心位置跑,人流量大的时候,重心不稳,就很容易跟别人冲撞到摔倒。胆子比较小的,最开始的时候,老站在角落、围着栏杆学滑动的人,摔跤的机会就要小得多。很多时候,大家喜欢组队去溜冰,一个小队伍里,总有人比较会溜冰,这时候,老手就要带着新手溜啦。 有一次很好笑。同伴小康被他的哥哥带着在场上溜,一个三人队从他们的身后急速滑过时轻碰到了小康,因为怕摔跤加紧张过度,小康紧拽着他哥哥立马下蹲,居然没注意到把他哥哥的裤子给拽下来了!哈哈哈,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那场面很欢乐。溜冰场过去也是恋爱男女最喜欢去的场所之一,那时常见一对对情侣在溜冰场上牵手滑行,朋友跟她初恋第一次约会的地点就是在这里。那时,一句“需要我带你吗”,一句“好啊”,或许,就是一对男女生情感开始的契机。对于80、90年代的人来说,没去过溜冰场的人一定是不够潮流的人。那个时候的娱乐场所并不太多,精力过剩的少年、青年们很愿意把时间花在溜冰技巧的练习上,所以经常可以在溜冰场看到很多溜得很棒的人。最羡慕可以倒着溜的人,每次有人在溜冰场上炫技,倒跑、侧滑,那潇洒飞扬的姿态,能让人看得目不转睛。在溜冰场上,除了各自相熟的会手拖手一起溜冰,最high的另外一种模式,大概就是全场一起玩“拖拉机”了。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一起组个队大家就都是朋友了! 一般是溜得最好、最快的人在前面带队,不过,排在后面的人可要小心别掉队啦!如今溜冰场里的炫技少年已经没有当年的比比皆是了,或许是因为现在人们有了更多娱乐方式的选择。就算有一天,这种老式溜冰场消失不见了,但属于我们的、关于那个特定时期的青春记忆,也将永远被珍藏在我们的心中。你的记忆里有关于这个溜冰场的故事吗?快来评论区分享下你的故事吧!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