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委员会在大会上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该乡党委书记吕晓毛作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现场接受表彰。 吕晓毛在北京接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 当天上午,塔山瑶族乡各村、各单位和广大党员群众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电视、手机等收看了大会直播。大家纷纷表示,塔山瑶族乡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心情激动、深受鼓舞、催人奋进。 塔山瑶族乡乡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集中收看大会直播 塔山瑶族乡位于常宁市西南边陲山区,总面积142平方公里,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2014年精准识别贫困村时,全乡11个村中有10个被纳入省级贫困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27.25%,是衡阳市脱贫攻坚重点地区。 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塔山瑶族乡狮园村 钱辉/摄 近年来,该乡依托生态经济、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三大优势,确立了“产业扶贫、旅游兴村、生态富民”的发展战略,变经济后发为融合先发,变生态优势为绿色产业,努力走出一条从山区民族乡加快向经济强乡转变的生态绿色崛起之路。2020年底该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个贫困村摘帽退出,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12749元,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果。该乡相继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示范乡”“全省茶叶千亿产业十佳示范乡镇”。 塔山瑶族乡高山生态有机茶园 钱辉/摄 特色产业架起脱贫桥梁。塔山瑶族乡海拔高,地势险,但生态环境好,适合培育优质特色农产品。该乡着重培育和发展“茶、蓼”两叶以及其他特色种养加工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与贫困群众建立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直接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2020年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16720元,较2014年翻了四倍。 生态保护筑起美丽乡村。塔山瑶乡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近年来,该乡探索出“生态”与“扶贫”深度融合、互促共生的生态扶贫绿色发展之路,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内在动力。依托境内天堂山国家AAA级景区的野生杜鹃花海,打造“登天堂山、赏杜鹃花、品塔山茶”的旅游名片,逐步形成了天堂山观花、茶旅体验、东江峡谷、西江漂流、盐茶古道、瑶乡风情等整体旅游格局,在生态游和民族游的引领下,该乡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1500万元。
塔山瑶族乡东江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钱辉/摄 基础设施托起瑶乡蝶变。精准扶贫以来,塔山瑶族乡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全乡11个村所有乡亲喝上了安全清洁放心水,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村、组实现了100%通水泥公路,村村通广播,宽带通信全覆盖。“宜居、宜业、宜旅”的美丽瑶乡新面貌初具雏形。 行业保障挑起断贫重担。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全面落实行业扶贫政策,是激发治愈穷困的强大内生动力,切实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教育扶贫方面,塔山瑶族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落实了教育扶贫资助,连续6年实现了义务教育“零辍学”,没有出现高中以上因贫辍学现象。健康扶贫方面,乡卫生院同所有贫困户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服务入户,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防“病根”变“穷根”。就业扶贫方面,组织贫困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扩宽贫困人口就业渠道,实现了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 塔山瑶族乡蓬勃发展的茶产业 钱辉/摄 “今天的这份荣誉来之不易,是各级党委政府、广大扶贫干部和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该乡党委书记吕晓毛感慨,脱贫只是一个新的起点,瑶乡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无止境,奋斗也不能止步。下阶段,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紧紧依靠瑶汉同胞,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塔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