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小编都打听清楚了,龙阿姨早上会在二中,下午就会在一中。福建瘦肉羹是不少常宁二中学子和一中学子共同的记忆呢!说来惭愧,吃了三年的福建瘦肉羹,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它的学名叫“福鼎肉片”。小编是下午6点到的,还去晚了,天也暗了下来。但与昔日印象中的热闹不同,摊位上已经没了着急等待的学生。也好,错开了高峰期不需要排队。龙阿姨的装备特别简单,一个三轮车,拉上食材,一张桌子,两个三个小板凳。虽然已经有两年多没有来过了,但透过氤氲缭绕的热气,阿姨的面容依然很熟悉。 一句“妹几,吃几块的?”一下把我拉回到记忆中的学生时代,放佛买完瘦肉羹后,我便要走回教室上晚自习了……- “阿姨,两份5块的瘦肉羹,一份在这吃,一份打包,多放点汤!”大概是对生活的热情,阿姨看上去一点也不像五十岁的人,熟练的双手,一分钟不到就能下满半锅大小均匀的肉羹,但双手早已被热气冲的通红。阿姨是15年开始卖瘦肉羹的,七年来,吃过她家瘦肉羹的学生数不胜数,不管毕业几年,走得多远,心中都会有一份对她家瘦肉羹的怀念。- 经常有毕业好几年的学生回来吃,也有离得太远,专门打电话让我告诉配方,自己动手做的。阿姨熟练的翻滚着瘦肉羹,说这些话的时候满是自豪感,嘴角满是笑意,都从眼睛里偷偷溜了出来!阿姨家的用料特别简单,盐巴、香油、醋、葱、香菜、萝卜干、酸菜、辣椒根据自己的喜好放,其他的就是瘦肉羹的喜感了。别看用料简单,阿姨说瘦肉羹的工艺却很是讲究,功夫不到,便做不出地道的味儿来。肉和淀粉的比例是5:3,也就是一斤的肉放六两的淀粉,再经过三揉三醒直到肉酱被搓得粘糊糊的,能自然地粘手才行。 这里的瘦肉羹还可以根据你的胃选择要多大碗的,有小碗5块,中碗6块,大碗七块,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浪费或者吃不饱了。瘦肉羹里透着粉,一口咬下去,口感嫩滑嚼劲十足,能够明显的吃出肉香,是记忆中的味道没错了!再来一口鲜美的汤,整个人都舒坦了~以前上学吃的时候,小摊位上总是挤满了人,阿姨忙的也顾不上多说话。现在多聊了几句,亲切感油然而生。 原来阿姨有三个孩子,二个女儿一个儿子,说起自家的这几个孩子,阿姨满脸的自豪。
阿姨说儿子在杭州工作,月薪2万,快结婚了,希望自己能快点抱上了大孙子。两个女儿在名牌大学读研究生,去年毕业的,也都已经参加了工作,工资待遇都很不错,也不用他们操心了。
要知道,他们这几个孩子都是靠阿姨卖瘦肉羹一点点供起来的,现在孩子们都劝着阿姨不要再摆摊了,可是阿姨却说,孩子们有出息了他们高兴,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大,也不想拖累孩子,自己摆摊能赚点小钱, 够自己用就好,有多的以后给孙子买点东西吃吃玩玩,也是很好的。 老一辈人就是这样,那些肉麻的话他们说不出口,但是对于这个小小的摊位,和那些喊着阿姨的孩子们,阿姨心里总还是有不舍…… 看的出来,阿姨并没有打算就此歇下来,而是一如既往的做着十几年如一日的工作,乐在其中。
临走时,阿姨腼腆的朝我挥手笑着说:“妹几,想吃了再来哈!” 生活的烟火气,就是这样在市井里氤氲而来的吧,特别美好。 如果回常宁了,我们一起去母校那条小巷吃一碗福建瘦肉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