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4453|回复: 0

西岭石江村:党员干部“接地气” 助农插秧暖民心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473
发表于 2021-6-12 10: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秧苗插入泥巴不要太深,深了会影响根部生长,而且每蔸秧苗最好不要超过两株秧苗。”

“哟,你还蛮懂唛,看你样子也不像是个庄稼里手啊!”

……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6月9日,在西岭镇石江村一处水田里,笔者看到,10余名党员干部和驻村联络干部们顶着烈日,卷起裤腿,干劲十足,在水田里插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边插边聊……田埂上,村民徐白祥看着“绿色的希望”的稻田,憨厚的笑道:“感谢村里的干部时刻记挂着我,有了他们的帮助,今年一定会迎来丰收,一家人的口粮也就有了保障。”

今年70岁的徐白祥是石江村的“边缘户”,一家四口,两个儿子因天生智力缺陷和事故残疾,至今尚未婚娶,日常生活起居还需人照顾,他成了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往年,徐白祥在村书记徐洪星的带领下种植了6亩烟叶,每年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在去年的一次烟叶运输中,他驾驶的三轮车不慎侧翻,他也因此受伤。今年,思来想去,他决定不再种植烟叶,将原来种植烟叶的3亩地改种中稻。

在了解这一情况后,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询问他准备什么时候插秧,并表示要帮忙。“起初,他一直不同意,在多翻做工作后才晓得,原来他是怕我们村干部帮忙会在他家吃饭,而他又担心没有好的饭菜来招待,故一直不肯答应”。村书记徐洪星笑着说,最后,他向徐白祥保证:村党员干部不喝他家一口水,不吃一粒饭后,徐白祥才勉强答应。

“人家来帮忙,主家肯定要招待好啊,但我屋里又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招待……”徐白祥无奈地告诉笔者,种烟叶比水稻划算很多,但收烟叶的时候经常是凌晨3-4点就下田采摘烟叶,他老了,一个人也做不动了。就这3亩水稻田,他一个人估计得插4-6天。幸亏村党员干部来帮忙,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农事不可延误,我们以“我是党员、为群众服务”为主题,在村两委和党员中发出了号召,并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徐洪星介绍,从昨天开始,村里请来犁田机帮他把田犁好,组织村党员干部下田扯秧苗。

“今天早上我们六点多就下田了,扯秧的扯秧,插秧的插秧。”党员李平辉说,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干部,很多年没有插过秧了,此次活动很有意义,能够让我们这些乡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

“今天第一次体验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作生活,还感受到了劳动者的辛苦与喜悦。”村妇联主任贺红丹害羞地说道,作为90后,今天她还是第一次下田插秧,她表示以后还得多下地,才能真正感受到农民的不容易,为他们提供更好地服务。

汗水挂满了脸颊,泥泞沾满了双脚。微风拂过,党旗迎风飘扬,水田泛起一阵阵涟漪,田间地头那一抹抹辛勤劳作的身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下午五时许,在众人两天的辛勤努力下,徐白祥的水田插满了绿茵茵的秧苗,在阳光下显得生气勃勃。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身体力行地让我们的党员干部,践行党的宗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西岭镇联点干部张克勤说道。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村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以“恳谈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形式,把党史学习的效果转化到推动乡村振兴和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紧密结合,先后解决了2800多米水渠修扩建、自来水管网建设及低电改造等村民反映极为强烈的民生工程,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