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场数万人的秋季“春晚”。
新iPhone发布会在人们的翘首期盼中到来。接近2小时的发布会,苹果将新产品讲了个透。
新一代Apple Watch因其超强的心电图功能被调侃为“防猝死”手表;而新iPhone较之iPhone X的外观,也无多大差别:新增金色,坚持了iPhone X的“刘海发型”,依然没有HOME键,屏幕争取最大化……
“刘海发型”的功能介绍 / 苹果发布会截图
这次发布的产品,除之前谣传的iPhone 9实为iPhone Xr外,没带来什么新惊喜。
唯一“美丽”的,可能是此次新品的价格。
Xs售价8699元起,Xs MAX 512G版本达到了12799元,被誉为“史上最贵版iPhone”。
而外界称为“廉价版”的Xr,起步价也达到了6499元,比iPhone 7Plus还高了111元。
三款iPhone价格示意图 / 谈心社
难怪有人调侃,看完新iPhone,突然觉得自己的手机不卡了。
让中国消费者稍显安慰的是,iPhone 终于在此次宣布支持实体双卡双待,傲娇的苹果,又一次向中国消费者们低了头。
1
不管爱不爱得起“买了再说”
发布会结束后,随着预定的开启,嘴上说着贵,估计还是会有不少人按耐不住,毕竟苹果多年的魅力不减。
在发布会之前的8月底,美国风险投资公司Loup Ventures ,调查了美国530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意图,将近一半(48%)的iPhone用户考虑购买新iPhone,更新换代手机的需求远远高于去年的23%。 其中,有42%的人计划购买秋季发布会的新款iPhone。
有42.27%的苹果用户选择购买秋季新品 / Loup Ventures
在中国,新款iPhone的热度同样不减。
发布会尚未开始,“苹果发布会剧透”的话题昨天就登上了微博热搜,人们有些迫不及待。
今天的热搜榜单前五,有两项关于苹果 / 微博热搜榜截图
不是谁都有资本年年紧跟着潮流更新自己的iPhone,可就是有那么一群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2017年,某平台发布的国内首份《2017中国分期购物行为报告》显示,90后人群是线上分期购物的绝对主力军,占比超过80%。
而iPhone,正是人们青睐的分期购物“头牌”。
讨论归讨论,在中国真的是每个人都买得起最新款iPhone吗?
2017年中国有3000多万人年收入低于2952元。
一年不吃不喝,才可以供得起一部国产智能手机。花上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够勉强买得起一台新款iPhone。
对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呢?
今年中国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5429元,除去日常花销,就算一个月存下两三千,也要将近4个月的存款。更何况不少人还是“月光族”。
iPhone的定位一直是高端市场手机消费,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2016年约有140万人。去年iPhoneX 发布的时候,在中国预售就有600万台,是高端消费市场人群的四倍多。
动辄近万元的iPhone,可能并不能阻挡人购买的步伐。事实上,iPhone的主力用户往往可能是那群买不起的人。
在“年轻就该消费”的观念下,有些人已经开始了提前预支。“现在的我买不起,但是我可以透支未来的钱。”
对于iPhone的执着,最后大概就只剩几十个月的负债。忍住剁手,就是赚到。
2
你真的需要新iPhone么?
冲动消费一时爽,看到账单泪两行。
售价过万元大关的新iPhone,比起生活必需的功能产品,更像是面向大众的奢侈品。
苹果公司零售团队负责人Angela Ahrendts,曾任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首席执行官,她比谁都懂得怎么把“奢侈品”销售给更多人 / 视觉中国
奢侈品行业出身的苹果销售业务主管Angela Ahrendts,深谙人们的消费心理。
苹果在发布会上很讨巧地用iPhone Xs和iPhone 8Plus进行对比,绕过了iPhone X,让消费者感觉更惊艳 / 苹果发布会
几天不剁手就浑身难受,视消费为沮丧人生的发泄口,爱上购物,正成为千万人的常态。
有人说,这个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有精神病,这种病就是消费主义。
事实上,有研究证明,购物的关键不在于产品,而在于消费这个过程。买买买本身相比于最后获得的商品,更易让人获得快感。
台湾地区广告界名流许舜英曾在《大量流出》一书中提出过一个观点:对于许多购物狂而言,不是为了需要而消费,而是“我消费所以我存在”。
消费成了一个与所购买物品无关的过程。
这份昂贵的满足,与你的大脑有关。购物背后的快乐源泉,正是大脑分泌的多巴胺。
美国斯坦福大学Robert Sapolsky曾做过一个研究,他对一只猴子进行训练:只要有光线,猴子就会按下10次按钮;而当猴子按下10次按钮,他就会给猴子一次食物。
科学家记录下了整个实验过程中猴子大脑的多巴胺释放水平后,发现猴子在看到光线时,就会开始释放多巴胺,随后多巴胺释放达到峰值。
很多人认为多巴胺是在获得奖励时释放的,多巴胺的释放更多的来自于“奖励预期” / Shopping, Dopamine, and Anticipation
按下按钮后,猴子大脑释放的多巴胺已开始下降,最后拿到食物时,几乎不再释放多巴胺了。
这个现象在人身上也一样。花重金买下的苹果手机,最兴奋的那一刻,发生在付款前。
很多时候,人们陷入了商家和社会制造的消费陷阱中,为了过程中的片刻愉悦,最终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
当你认为买到iPhone才能让你得到快乐,就已经输了。购物本身,已经支配了你的行为。
另外对iPhone的狂热,也可能只是一部分人消费符号的一个代表。
“在这个时代,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物品的价值,更是物品背后的符号。”
有博主盘点了苹果发布会上使用的形容词,最好,最大,极好,令人惊讶……一场发布会,不知道苹果“违反”了多少次广告法 / @9GAG
现代社会,正悄然上演着无数类似“买椟还珠”的故事。
BBC在纪录片中采访过那些彻夜排队、守候在苹果零售店外,等待发售的人。 当记者问及,新手机有什么不一样的功能吗?有人回答,没什么太大区别,多了个新功能;有的人说,增加了新颜色;还有的人认为,自己不能落伍。
新加入的某项功能,或是新配色,都牵动着果粉们的心。
消费者并不全都清楚自己购买的新产品和旧款产品的区别,却依然为之狂热 / BBC《无节制消费的真相》
但你对苹果新手机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被创造出来的?
至少对不少年轻人而言,未必是被苹果的挤牙膏式创新所吸引,苹果手机背后的那些符号化象征,才是愿意花费重金的真正动力。
3
买or不买留or不留
过往的类似新闻,赋予了苹果手机一个別称——“肾机”。生活中的段子手们,在这时也不忘皮一下。
社长誓死捍卫大家自由买iPhone的权利,但以身体为代价,或为此背上债务负担,从来不可取。
网络分期支付盛行的今天,超前消费一时成了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风尚。只是过了度,难免失了控。
你囤起来的物品也许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只是模仿松鼠,屯着而已。 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和断舍离的生活态度应运而生,这是对当下消费现状的反思。
当然,极简主义、断舍离不是简单地扔东西。
这种理念,意在让你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真正值得珍惜、值得你花费金钱和精力的事情上。
日本作家佐佐木典士曾一度被繁琐的生活环境困扰。
2014年,他开始逐渐将自己拥有的东西减到最低,他说:“我的东西少,但每天都很幸福。
佐佐木典士精简后的家庭陈设
在他的著作中还提到一个“果酱定律”:两个售货摊,一个摆放6种果酱,另一个摆放24种,那么摆放6种果酱的摊位的销售量会更高。
当选项更多的时候,人们总会陷入犹豫,以为有更好的没被选到,反而让人不知从何选起。
所以单项选择题听起来,总是比多项选择题更加容易。
其实,需要断舍离的,不仅是物品,也包括给自己购买欲望降温,给自己的钱包压力减负。
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E.P. Seligman提出过一个名词,叫做“习得性无助”。
他在实验中,将狗关在笼子里,只要报警器一响,就释放电击,狗关在其中无处可逃。
而后多次试验下来,报警器响起,在释放电击之前,打开笼门,狗却失去了逃脱的欲望。
你所以为的无法丢弃,其实是在一次次犹豫不决的失败挣扎中,造成的假象。
许多人习惯了听从大多数人的声音,愿意循规蹈矩过一生,哪怕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
网友的调侃道破了这一现象的可笑与荒谬。
来源:网友微博
在综艺《小镇故事》中,主持人问李健:你认为什么是富有?
李健这样回答:
李健聊“富有”/ 综艺《小镇故事》
这样的观点或许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却是李健独有的断舍离,是抛却过多金钱和物质欲望后,选择的心之所向。
我们的生活不是哆啦A梦的百宝箱,需要能随时随地掏出东西。
更何况,哆啦A梦在关键时候,总是拿不出正确的道具。
《哆啦A梦》
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有限,请不要为别人而活。”
社长想说,不要为别人而活,更不要为不必要的外物而活。
Less is more.
给文章点个赞吧,在买苹果这件需要花费万元的“小事儿”上,是时候认真考虑,是否应该断舍离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