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光,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省两百块路桥费,我特意拖到30号晚上8点钟才从广州花都出发回常宁。 但最终还是没逃脱“堵”的命运,硬生生地在出发半小时后堵在广州与清远的交界处整整两个小时。原因可解释为没到10月1日,高速路口收费太忙。
不过,还是感谢党和政府,在国庆前两天开通了清远环城高速,躲过了清远大桥这段梗。一路上虽然车流量大,但还算畅通。黎明前,终于到达目标地——老家常宁。
繁 荣 常 宁
中银时代广场无疑是常宁商业中心的地标,进城就看到这崭新的大楼。以前,这里是一栋建于八十年代末的科技大楼,一直以来都是只经过没进过,但至于是常宁旧貌换新颜的见证。 东风广场,一直以来是常宁的地标。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升级,东风广场如同变脸一样呈现在人们眼前,几易其貌。最热闹的要数晚上,这里俨然一处老少咸宜的竞技场,再带动周边的商业街道熙熙攘攘。 这次回去,十一假日,明显感觉到人流徒增,街道上看到了不少交警,警察值班维护道路秩序。平安常宁,就有着许多默默的,不为人知的付出。但是,偶尔也看到人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仍然不够,这是非常揪心的。现在大部分的市区道路都有铁栏杆隔离的,如果人人少一点侥幸,多一点安全意识,常宁会更美好!
短短的两天时间,只在王府御憬宾馆住了一个晚上。这个宾馆地处北门桥头,地理位置相当不错,但服务及设施还是可以稍微提高一点的,毕竟这名字似乎很高大上。 走在常宁的环线道路上,是非常舒心的。环线拉通,六车道的设计是一般县级城市莫尘莫及的,在交通规划,道路绿化都是有超前意识的,值得点赞。
作为一个长期(也就这两三年)关注常宁民生,热点事件的游子,对家乡的感情绝对不会因为身在异乡而淡薄,反而会因为思乡而心怯。城市的发展受制于诸多自身的客观原因,停滞或存在的问题实现摆在眼前。偶尔看到负面事件,恨铁不成钢,但也需要勇于面对。同时,也有许多优秀的人和正能量的事值得我们又好好宣传。比如优秀的常宁旅游资源,浓厚的地方民俗文化。 繁荣的常宁,我们看到高耸的大厦,还有一个又一个楼盘的开张。 繁荣的常宁,我们看到热闹的广场舞,还有车水马龙的商业城。 繁荣的常宁,还需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比如对教育、医疗,养老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人 文 常 宁
多年漂泊在外,近两年因各种原因与老家常宁人接触频繁了,也其中一个重要的纽带是认识了许多文学艺术界老师和前辈,还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他们的关爱让我真正感觉到作为一个常宁人的温暖。以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及,就不多不讲。比如说,这次回家小春姐又给我弄了一坛白沙无渣生姜加剁椒,真正的家乡味道啊。 这次十一回常宁,一个重要的行程是同原文化局谷局长、作家阳富生、周满恒等朋友再一次拜访寓言作家彭福生老前辈。彭老古稀之年,一直保持着年轻时写作的爱好,笔耕不辍,退休后,整理出自己的作品,著有古诗词,小说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记得第一次去彭老家让我非常“不适应”。因为彭老实在太客气了,太讲礼节。拜访后互加了微信,交流发现,老人家思想跟我们一样,几乎无代沟,丰富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这才是随着新中国成长者的精神风采。
在讨论其寓言作品,彭老虚怀若谷,让我们对文字内容词句多提意见。对作品质量可以说是精益求精。我们都被他这种谦虚,谨慎所感染。 深入简出,与彭老第一见面是在常宁网络作家协会成立时的宴会上。作为协会中年龄最大的会员,一身朴实的打扮,语言不多,当时有缘同桌,只是一起喝了杯酒,并无深入交谈。或许这就是一种缘份,后面的交流越来越多,今天能为彭老的寓言作品面世出谋划策而感到荣幸,毕竟这是两代甚至三代人共同完成老人的夙愿。 一个普通的老人,一个普通的漂泊在外的游子,其实就是一段普通的忘年交的故事。 自古常宁多文人,上至中央文胆,下至乡野村夫。不用吹牛,常宁人文还真不是吹出来的。 顺道,还参观了衡阳八中尚宇学校,拜访刘校长。尚宇今年开校迎来首批学生,新开的学校时间仓促,她坦言,开学那两个星期喉咙都说不出话来,各种问题让她焦头烂额。万事开头难,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所定位高规格的学校能刷新大家对常宁教育的期待。
生 态 常 宁
上文中提到小春姐为我准备的无渣生姜,就是常宁农特产品中一张响亮的名片。常宁特产产品,小吃,还真的特别多,来一张照片猜猜这是神马?想想就嗲口水啊!
国庆次日,回到乡下老家。熟悉的一草一木,一切都是熟悉。堂哥趁也国庆从福建赶回老家陪父母几日。确实,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老了,他们最需要的是儿孙绕膝,享天伦之乐。
趁吃饭空隙,我们爬上了后山,这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生活。山依然是那座山,原来的杂草丛生的山头种满了经济林地,记忆中,走路要两个小时才能到的县城,现在山顶上都可以要看到了。 这季节,莫过去打板栗子了,摘桔子。平常不太爱运动,动作显得笨拙的我也不愿服输,使出浑身的力气爬到树杆上,但又有点恐高,不得已下来。后来,证明还不如用竹杆敲下来的多。
十年的物换星换,当年雪灾后的山林满目疮痍,现在已郁郁葱葱。村道两边的桃李树长势喜人,稻田翻金浪,一片丰收的景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