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价值,不是用时间去衡量,而是拿深度去考量。有的人把青春写在纸上,有的人把青春印在脚下。写在纸上,飘逸潇洒;踩在脚下,敦厚实在。常宁市胜桥镇胜桥完全小学教师曹桂荣就属于后者,从教十八年来,他用高尚的师德标准、独特的人格魅力、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出色的教育教学成果谱写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从教十八年,他先后获得常宁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胜桥镇“爱心助学园丁”、“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年度评先评优十余次,荣获三等功一次!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感人肺腑的故事,但在他身上却有着令人感动的奉献和敬业精神。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踏踏实实 做教育教学的领路人 今年36岁的曹桂荣,自2000年参加教学工作以来,无论在哪所学校、担任何种岗位、从事何科教学,他总是孜孜不倦、锐意进取,凭着一股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用自己的不断努力,勇攀新高,奋力地追寻自己最初的梦想。 从教十八年来,他勤奋务实、积极进取、永不懈怠,教育教学成绩十分出色。在全镇大大小小的统考中,他所教班级成绩优异,经常处于同年级先进行列。在近10年的常宁市小六会考中,他多次进入受奖行列,特别是2015年他所教的六年级语文成绩荣获全市同组别单科第一名。他所在学校在全市小六会考中,也多次荣获教学质量优秀单位。 
他不仅成绩出色,教学艺术也出类拔萃。他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全镇的教学比武,也多次代表中心学校参加常宁市教学比武,成绩傲人,屡屡获奖。2016年上期,他代表全镇参加常宁市第二届教学能手比赛,荣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他还指导了一大批老师在常宁市各种教学比武中屡获佳绩。他指导的毛小玉老师参加常宁市新课改教学比武,荣获小学科学组“一等奖”;他指导的肖秋芬老师参加常宁市第一届教学能手比赛,荣获全市小学英语组“一等奖”;他指导的艾洁娜老师参加常宁市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荣获小学组“二等奖”。 他还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与体会转化为文字,与大家共同分享。他撰写的论文在国、省、市、县论文评选中多次获奖。他撰写的论文《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一文获全国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学习导刊》2018年第6期发表;《开展小学趣味作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在山西省一级核心期刊《新课程》杂志2018年第7期发表,并获山西省级优秀论文一等奖。他所撰写的教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获省一等奖;他所制作的课件《两小儿辩日》获省三等奖等。 他辅导学生参赛,同样硕果累累。他辅导的学生参加常宁市级比赛,获奖达30余人次;衡阳市级比赛,获奖达15余人次;省级及国家级获奖达10余人次。因此,他也多次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2014年,他辅导的张子斌同学写的征文《我的梦·中国梦》,曾在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美丽中国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16年,他辅导的彭广迎同学在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老师您好 我的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他出色的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成绩深受老师们的褒奖和领导们的充分肯定,他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是学校乃至全镇教育教学的领路人。
仔仔细细 做学生信赖的贴心人 校园里,曹桂荣总是喜欢和孩子们待在一起,一起跑步、一起做操、一起打球、一起玩耍。他热爱学生,对待学生如同己出。他帮助关爱每一位学生,尽自己的最大能耐去帮助他们。在他的帮助下,让很多学生重返校园,重燃生活的希望。 
曹桂荣说,“做一个爱学生更让学生爱的好老师”是他一直不变的追求。相对于普通学生,那些落后学生幽闭的心灵深处更渴求爱与归属,期待认可与尊重。所以,每个学期的期初和期末,他总会仔细了解所教班级所有孩子的家庭,与家长沟通、与学生谈心,在孩子们稚嫩的心里播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不留教育死角”一直是曹桂荣最关注的问题。在曹桂荣看来,无论什么教育问题,归根结底只是一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个体差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我们把每一个“死角”都变成“活角”。老师的爱是深沉的,它蕴含在为学生做的每一件小事情中。2012年,曹桂荣所教的班级中一名叫张桃园同学没有来报到,曹桂荣心急如焚,电话打到张桃园家里,对面传来张桃园稚嫩又失落的声音:“曹老师,我不念书了!”“不读书,你能干什么?”第二天大清早,曹老师骑着摩托车来到了张桃园家里。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房子、简单的陈设、瘫痪在床的母亲,张桃园的父亲面色苍白地躺在床上。当曹老师聊起张桃园的家庭状况时,他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下来,哽咽的说:“妈妈瘫痪在床已经多年,爸爸也身患重病,但还得在村里打零工赚点钱补贴家用……”通过谈话,了解情况之后,“读书,一定要读书!”曹桂荣坚定地说,“读下去,才有希望,才会让爸妈过上好日子。至于学费,我来想办法。”于是,张桃园重返了校园。多年以后,张桃园来到学校,握着曹老师的手说,是您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家庭啊! 曹桂荣对学生真爱的奉献,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对他自己。2015年下学期,他累倒了——累倒在他热爱的三尺杏坛上。长沙湘雅医院的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咽喉炎、肩周炎、冠心病、脑血管痉挛、肾积水等,病魔缠身。医生建议他留院观察治疗一段时间,而他却斩钉截铁地说:“哪得什么时候回去,岂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他二话没说,捡了药就径直回到了学校。领导和同事都劝他回去休息一两周,等病情好转了再回来上课。他却毫不客气地说:“我回去了,学生怎么办?成绩怎么办?”大家也知道他的倔劲,也只好作罢!
兢兢业业 做有理想有追求的教育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十八年来,曹桂荣正是凭着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在学校里,每周到校最早的是他,回家最晚的也是他;每天起床最早的是他,睡的最晚的又是他;课前准备最充分的是他,课堂教学最扎实的还是他;作业批阅最认真的是他,教学效果最良好的总是他……他工作任劳任怨,精益求精。他每周课时量超20节,可他从不叫苦不叫累;下午放学后,他还给六年级学生进行辅导和过关。虽然累点,可家长的理解、支持与赞誉,让他乐而忘忧。 他深知“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个道理,社会的日新月异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和知识的更迭。他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阅读有关语文教学的书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力臻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2007年,他参加了“教育部2007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2013年,他参加了由北师大主持的“小学语文创新课堂教学观摩活动”;2014年,他参加了由中国教师继续教育学会主持的“全国中小学新课改模式暨智慧课堂与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修活动:2018年,他还参加了第三届“和美课堂”全国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十八年来,他也有多次机会进城教书,两次进城选拔考试,他都被录取,但他最终选择了放弃。他深爱胜桥这方热土,他知道胜桥的孩子更需要他!他也深知在教育教学的高峰上摘取丰硕的果实才是他的不懈追求;“三尺杏坛酬壮志,一片丹心育桃李。”才是他坚持的教育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知道教育事业任重而又道远,他正在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青春谱写一个教育人的精彩华章!(尹维龙 刘泽平) 来源:常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