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细林 摄
当年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为什么攻打到了白沙茭源后再不敢向前?为掀开这一神秘面纱,釆访组一行历时十个多月,通过翻看抗战日志,查阅档案史料,比对所存物证,聆听众多老人细说,原来是茭源(现在的黄源村)这个地方非同寻常。
▲图片来源:衡阳抗战日志
立于此地,双目远眺,群山环抱,茭河两旁,高山林立,跃入眼帘的是:形似撮箕,状如口袋,一道天然屏障。日军侵略到此后,顿失雄风,望而生畏,嘎然而止,再不敢向前。
“日军怕衡阳,更怕白沙”。亲身经历过“走日本”的“九五至尊”罗正球老人和八十八岁的王书华、年逾古稀的李显禄等先后在接受我们采访时如是说。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图片来源:衡阳抗战日志
翻看衡阳抗战日志,1944年,平素冷僻的”湘桂二线”忽然昼夜不停地过兵,过了一个多月,宽阔的渣石道路上落足厚厚两尺深骡马粪便......
英雄的衡阳城八年抗战承受前所未有之苦难,在铁血坚守47个昼夜后终于覆没。
▲图片来源:衡阳抗战日志
据记载:1944年4月日本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通称豫湘桂战役。6月战火烧至衡阳城。这是使用武器最多、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士兵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一次城市争夺战,其壮烈程度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8月8日,衡阳城沦陷,敌我双方均遭受重创。
▲瞗览白沙 关细林摄于
永兴三合圩之后,在衡日11军第3师团经20多天的强力整顿、补充,注射了防止霍乱、伤寒、赤痢,服用了预防疟疾的药剂,由第3师团编成内辖步兵第6、34、68联队,第3骑兵队、第3炮兵队、第3工兵队、第3辎重队,采用四四制编制,约1万5千人到2万人兵分三路向衡阳周边的常宁发动进攻。
▲茭河白沙水天一色 关细林 摄
8月29日,日军兵分三路围攻常宁。当日傍晚,日第3师团步兵第34、68联队,第3炮兵队、第3工兵队、第3辎重队由耒阳开始进攻央田,当夜幕降临后,敌以东岸轻、重武器的火力掩护其步兵分段渡河,遭到守军95师部分国军的顽强反击。
30日上午9时,中美联合空军从零陵机场飞临白沙上空,对春陵水畔日军的渡河点和地面部队进行轰炸。
8月30日上午,日军占领了央田、衡头、阳加附近的高地,舂陵水防线失守。日军3师68联队一个分队约30个日军从北面沿着高登桥计划攻向白沙,当歩行到茭源时,日军小队长本川用望远镜朝前一看,大吃一惊,发现前方的白沙四周地势复杂,沿河两岸水草齐人,河风一吹,草叶起伏不定,犹如人头涌动。抬眼环望,三面环山,山高坡陡,古木参天,森林茂密,形酷似一个U字型撮箕,状如一只口袋,便当即下令停止前行,担心万一中了埋伏,有去无回,全军覆灭。
中午时分,日军通过汉奸叫了一个要饭的人带路,一边探听情报,一边小心翼翼移步至茭源街桥头附近几户人家,看见能够吃的东西,一律抢走,还把门窗拆下来建工事,当柴烧,强迫几个老人为他们挑粮挑菜。日军在茭源打伤百姓十余人,强奸妇女一人,在老百姓家中烧打砸抢家什无数。
▲高登桥 关细林 摄
据仍生活在当地的几位老人讲述,日军所到之处,翻箱倒柜,搜刮民财,杀鸡宰猪,行凶作恶。他们在茭源街大吃了一顿午饭后,日军还在老百姓家中的灶台子上、菜坛子内、床被窝里拉屎屙尿。
当天下午三时许,白沙团防局王春云和散落的几名国军率领一队青壮守卫人员打算和日军决以死战,带着几支枪和梭镖从白沙老街一路开枪,一路喊声不断。撤离到两边的高山上的当地老百姓也同时敲起锣鼓、脸盆、铁桶,点燃鞭炮、火铳,一时沿河两岸响声震天,日军搞不清情况,见势不妙,趁着天色未黑,仓皇原路返回,逃离了距白沙古街仅三公里的茭源。
据说日军第3师团长山本三男对第68联队的行为极为不满,决定绕开白沙,改道进攻,调第34师团主力及从归阳,调第68师团的玉川支部从东西北再次三面夹攻常宁。10月1日,日军发起总攻,常宁攻防失利直至沦陷。据常宁史志记载,从8月底至10月初历时一个多月,日军原计划的路线图唯有白沙没有打通,茭源以上村庄和老百姓依靠独特地理位置这道天然屏障,以及聪明智慧、彪悍民风让日军望而却步,不敢向前。来源:掌上衡阳
如果你觉得还不错,那就请分享出去吧~
来源:掌上衡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